2019-09-10 00:00:00 來源: 點擊:3231 喜歡:4
從“百廢待興”到“百業興旺”,從傳統農業大省到新興工業大省,從鄉村型社會到城市型社會……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河南經濟社會實現了諸多轉變,這其中,你我的生活也有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這些變化都是如何產生的?河南省都交出了哪些“成績單”?來聽聽咱們河南的故事。
歷史的發展
70年,河南省經濟社會實現了“三個重大轉變”
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全省經濟社會實現了“三個重大轉變”。
一是實現了從“百廢待興”到“百業興旺”的重大轉變。河南省地區生產總值由1952年的36.09億元增加到2018年的4.8萬億元,年均增長11.5%,穩居全國第五位;人均GDP由83元增加到超過5萬元,年均增長10.2%,中原大地“舊貌換新顏”。
二是實現了從傳統農業大省到新興工業大省的重大轉變。三次產業結構從1949年的67.6︰18.2︰14.1優化為2018年的8.9︰45.9︰45.2,工業經濟總量穩居中西部省份第一位,挺起了制造業的脊梁。
三是實現了從鄉村型社會到城市型社會的重大轉變。從中原經濟區獲批建設,到中原城市群成為國家重點發展城市群,再到鄭州躋身國家中心城市行列,農村人口每年轉移落戶近200萬人,進入了歷史上城鎮化發展速度最快、城鄉面貌變化最大時期,2018年城鎮化率達51.7%。
高質量發展
1關鍵詞:產業結構優化服務業對我省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50%
70年來,河南產業結構從以農業為主,到以工業為主并逐步向以服務業為主轉變。從上世紀90年代“拉長產業鏈條,改變‘原’字號”開始,我省逐漸駛入新型工業化快車道。
糧食方面,河南省糧食連年豐收,2018年全省糧食產量達1329.8億斤,以全國7%的耕地產出了全國10%的糧食、25%的小麥,生產了全國1/2的火腿腸、1/3的方便面、3/5的湯圓、7/10的水餃,從“國人糧倉”發展到“國人廚房”再到“世人餐桌”,實現了由溫飽不足、糧食調入省份到全國第一糧食加工大省、第一肉制品大省的轉變。
河南省還著力推動工業向中高端邁進,推進產業集聚集約集群發展,建立起比較完整、特色鮮明的現代化工業體系,新能源客車、盾構機、智能手機等成為河南制造新名片,工業生產總值由1952年的4.77億元增加到2018年的1.939萬億元。
河南省全面釋放服務業發展活力,推動大量服務職能從公共部門分離出來,第三產業增加值從1952年的5.4億元提高到2018年的2.17萬億元,年均增長13.4%,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50%。
2關鍵詞:創新去年,全省技術合同額實現倍增,中部六省增速第一
創新是一個城市發展的動力,70年來,河南省科技發展從幾近空白到“向科學進軍”,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先后研制出我國第一臺噴氣紡機、履帶式拖拉機、人造金剛石、大型軸承和液壓支架等,培育了“豫麥13號”“鄭麥9023”等一批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的農作物優良品種。
據何雄介紹,2018年全省發明專利申請量和授予量達15.4萬件、8.2萬件,是1986年的332倍、262.2倍,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3322家,中西部地區科技創新高地正加速崛起。
此外,河南省加快開放式創新步伐,加快中德(許昌)中小企業合作區、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硅谷創新中心等開放載體建設,成功舉辦數字經濟峰會、國際創新創業大會等重大活動,吸引華為、浪潮、紫光、諾基亞貝爾、甲骨文等一批龍頭企業落戶我省。2018年全省技術合同額實現倍增,中部六省增速第一。
3關鍵詞:基礎設施發展我省率先實現所有縣城20分鐘上高速
河南省的基礎設施發展突飛猛進,全面扭轉了昔日的薄弱狀況。
路網規模方面,全省交通網絡總里程達27.6萬公里,是1949年的37.1倍。鄭州機場客貨吞吐量躍居中部地區“雙第一”,躋身全球貨運機場50強。從2010年鄭西高鐵開通運營,到高鐵形成“十”字交叉,再到米字形高速鐵路網率先實質性落地,高速鐵路逐步成網。高速公路從無到有,從1994年第一條高速公路通車到率先實現所有縣城20分鐘上高速,發展短板變成了優勢。內河航道條件持續改善。實現所有的行政村通硬化路。
建成鄭州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總寬帶位居全國第2位,50M以上帶寬用戶占比位居全國首位。建成全國首個省級特高壓交直流混聯電網。
4關鍵詞:民生人均壽命,新中國成立前是35歲,2018年提高到76歲左右
2014年以來,河南省39個貧困縣脫貧摘帽,8315個貧困村退出,582.4萬農村貧困人口脫貧,貧困發生率下降到1.21%。環境質量也在持續改善,2005年以來,單位生產總值能耗累計下降50.2%,2014年以來PM2.5、PM10平均濃度分別下降24.3%、25.6%。
教育事業成效顯著,2018年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4.62%,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從1998年的6.8%提高到2018年的45.6%,鄭州大學、河南大學進入國家“雙一流”建設行列。
六大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加快建設,每萬人擁有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從1978年的14.4張提高到2018年的63.3張,人均壽命從新中國成立前的35歲提高到2018年的76歲左右。
持續改善收入分配。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874元、13831元,分別比1978年增長100.2倍、130.7倍。城鄉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分別達20989元和10392元,是1978年的76.6倍、112.7倍。恩格爾系數由1978年的60%左右下降到2018年的26%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