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11 00:00:00 來源: 點擊:2516 喜歡:0
最近在三農領域,大家談論最多的就是鄉村振興戰略。但其實國家在農村的戰略布局可遠遠不止這一個。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除“鄉村振興戰略”之外,國家近年出臺的關于農村的6個戰略布局,搞農業的朋友不可不知。
全面推廣PPP模式
PPP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即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是國家目前極力推動的農業、農村開發模式。
2017年,財政部、農業村業部聯合印發的《關于深入推進農業領域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實施意見》提出,要重點引導和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現代農業產業園、田園綜合體、農產品物流與交易平臺、互聯網+現代農業、綠色農業、高標準農田等6大領域。
三權分置
“三權分置”這個概念最早是在2014年出臺的《關于農村土地征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當中提出的,指的是承包地的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項權利可以分開行使。
也就是說,農民可以把承包地的經營權交易出去,但承包權還是歸農民。這就極大地盤活了農村土地市場,外出打工的農民可以把土地租給需要搞規模種植的大戶。
今年年初,國土資源部又提出了要探索宅基地“三權分置”,這也預示著今后農村土地交易市場的全面繁榮。
三產融合
所謂三產融合,即農業、工業、旅游業相結合。這是國家大力鼓勵的創業方向,在2016年國務院印發的《關于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中正式提出,并安排了120多億元的財政資金。
比如開一家從種植到加工,再到觀光采摘一體化的農業莊園,就是典型的三產融合,只有要一定規模,帶動當地就業,形成良好的社會效應,就可以申請補貼。
生態循環農業
最近幾十年,我國農業生產大量使用農藥、化肥等化學物品,造成環境污染問題,并引發土壤板結、地下水污染等問題,為了可持續發展的目標,我國農業亟待轉型。
2016年,多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快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的指導意見》,提出要推動綠色循環農業的發展,鼓勵生產過程清潔化、廢棄物處理資源化等新型農業生產模式。
產業結構大調整
《全國種植業結構調整規劃》提出,未來我國農業生產結構要從“糧食+經濟作物”,轉變為“糧食+經濟作物+飼料作物”,開展糧改飼,計劃到2020年,實現玉米種植面積調減5000萬畝,青貯玉米種植面積達到2500萬畝,飼草種植面積達到9500萬畝。
互聯網+農業
早在2016年,當年的一號文件就提出要大力推進“互聯網+現代農業”,加速農業全產業鏈的改造升級。由于目前我國農業的各個環節都還處于傳統階段,互聯網可以運用的空間非常大。
比如土流網就率先布局了“互聯網+土地流轉+土地金融”,運用大數據來構建全國農村土地交易市場。未來幾年,農業領域或許還將涌現更多互聯網初創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