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24 00:00:00 來源: 點擊:2685 喜歡:0
2018年是不平靜的一年,國際局勢動蕩,行業監管政策頻發,國內經濟進入調整期,私募股權投資市場也面臨較大挑戰。清科研究中心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PE市場可投資本量為20,035.28億元,較2017年底同比增長8.6%,增速回歸理性區間。全年PE基金共新募資10,110.55億元,與2017年同期相比,下滑近三成。投資方面,PE市場總投資額為8,527.64億元,出現回落,下降14.2%。退出方面,2018年PE機構共有1,441筆[1]退出,呈下降趨勢,較去年同比下降20.2%。
整體上看,PE市場在募、投、退三方面均呈現出下降趨勢,伴隨著經濟環境的變化,全民私募時代將告一段落,PE市場面臨大浪淘沙,未來股權投資市場的行業格局、熱門投資領域、退出方式等都將發生調整。PE機構需從募、投、管、退多個維度,深度挖掘自身潛力,加強內、外部管理,在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中保持冷靜、修煉內功、砥礪前行。
PE募資市場“僧多粥少”,人民幣外幣基金冰火兩重天
2018年,全球經濟環境不斷變化。美聯儲四次加息,每次調整聯邦基金目標率上浮25BP(0.25%),資本加速向美國回流,美元進入升值周期。中美貿易戰持續發酵,中美經濟關系不甚明了,貿易活動受到影響。與此同時,2018年國內經濟結構持續調整、經濟改革不斷深化、金融監管政策持續完善,我國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2018年4月,央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國家外匯局聯合發布《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即《資管新規》,10月,《資管細則》進一步完善配套實施細則。PE市場資金總量下降,募資市場資金面普遍緊張,二八效應顯現,資金向頭部機構集中。
根據清科研究中心數據,2018年中國私募股權投資市場共有2,793支基金完成新一輪募集[2],同比增長10.3%,增速僅為去年1/5;基金募資規模上,2018年披露金額的基金共募集完成10,110.55億元人民幣,比2017年同比下降28.9%;從平均募資額來看,2018年披露金額的2,628支基金平均規模為3.85億元,比2017年的7.26億元下降47.0%。
從募資基金的幣種來看,PE市場與VC市場一致,人民幣基金募資下滑明顯,外幣基金強勢回歸。根據清科研究中心數據,2018年,共有2,747支人民幣基金完成募資,募資金額8,699.69億元人民幣,同比2017年下降35.8%,回歸到2016年水平;可投中國的外幣基金共有46支完成募資,募資金額達1,410.86億元人民幣,超較2017年一倍有余。受國內經濟調整和監管的影響,人民幣募資市場受到沖擊,民營PE機構募資難度空前。今年募集金額超過50億的人民幣基金大多獲得了政府和國企的支持,例如長江小米基金、國投聚力并購基金等。美元募資方面,百億級以上基金包括高瓴美元基金四期、凱雷亞洲基金五期、太盟亞洲基金三期等四支基金。從全球范圍來看,中國仍然是極具發展潛力的地區,對海外LP具有較強的吸引力。
PE市場投資回歸理性,投資階段向前延伸
2018年,受PE募資端的影響,PE投資市場也更加理性、投資節奏趨緩。根據清科研究中心數據,2018年PE市場共發生3,905起投資案例,共投資8,527.64億元人民幣,與2017年同期相比降低14.2%。從平均投資金額來看,披露金額的投資案例投資均值為2.66億元,比去年同比下降19.7%,私募機構對單個案例的投資更加謹慎。另一方面,PE機構的投資階段有前移的傾向,對初創期和種子期企業的投資加大,單個案例的投資金額降低。按照投資金額,2018年PE機構對初創期企業的投資金額占比達15.8%,而2017年這一比例僅為10.6%;PE機構對種子期企業的投資也從去年的0.7%上升至5.9%。PE機構更加關注企業的成長性,有利于市場更加健康地發展,助力中小企業。
第一梯隊地位穩定,中部地區異軍突起
地域分布上,北京憑借人才聚集優勢、良好的創業氛圍依舊聚集著大量的創業公司,2018年北京地區共發生投資1,041起案例,投資金額2545.88億元,投資案例數和被投金額均遙遙領先,居全國首位。在投資案例數方面,廣東地區(含深圳)和上海分別以665起、627起案例排在第二、三位。投資金額方面,浙江和上海分別以1,483.64億元、1,448.29億元位列北京之后。值得注意的是,江浙兩地,尤其是浙江,憑借近幾年良好的政策指引和經濟優勢,已然躋身PE行業投資地區第一梯隊。無論是投資案例數還是投資金額,北京、上海、浙江、廣東、江蘇都排在前五,且相對第二梯隊有一定的差距優勢。
另一方面,中部地區的企業也在不斷崛起,山東、四川、安徽、湖北等地積極設立引導金、加大人才吸引、資本支持,鼓勵省內創新企業。例如,2018年,四川連續發布《海外人才聚集實施意見》、《四川省“天府萬人計劃”實施辦法》吸引高端人才,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促進返鄉下鄉創業二十二條措施》等文件刺激創業,大學生創業還可獲得額外資助,目前省內已建立近30個創業孵化器。未來,中部地區也可利用原有工業資源,深化產業升級,吸引更多資本和人才,實現經濟飛躍。
IT行業持續受到資本關注,金融領域大額投資頻現
本年度PE市場投資案例依舊集中在IT、互聯網和生物醫療三個領域,與2017年保持一致,并且與其他行業的差距拉大。根據清科研究中心數據,2018年,PE投資市場共有743起投資案例發生在IT領域,排名第一,其次為互聯網領域,共615起,生物醫療共有521起投資案例,排名第三。值得注意的是,前三大領域的投資案例數共計1,879起,占整個PE投資市場總投資案例數的48.1%,投資行業更加集中。IT領域的投資案例數與去年同期相比上漲52.6%,成為增速最顯著的行業。圍繞著大數據支持、智能制造、智能機器人等科技概念,IT行業持續受到PE市場投資人的關注,“硬科技”成為互聯網之后的又一個創新聚集領域。商湯科技、依圖科技、曠視科技(Face++)、優必選等科技公司受到資本追捧,在本年度均完成了大額融資。
投資金額上,金融領域本年度PE投資市場獨占鰲頭。根據清科研究中心數據,2018年PE市場投資中,金融領域共獲得投資2,188.75億元,占本年度投資額的25.7%,成績突出;互聯網領域和物流行業分別以916.79億元、826.41億元緊隨其后。但從絕對金額上看,互聯網較去年同比下降了9.6%;IT行業較去年上漲了49.3%,也同樣說明了資本關注重點的轉移。另外,本年度金融領域的爆發增長主要由于螞蟻金服、蘇寧金融、度小滿、陸金所、京東金融等新興金融科技企業的大額融資。隨著金融行業改革的加劇、科技的創新、監管的增強,未來金融領域將會出現更多現代科技與傳統業務的碰撞,書寫全新的金融格局。
戰略投資者沖擊PE市場,背靠產業資源成績突出
自2011年以來,國內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展了直投業務、進行戰略投資。時至今日,戰略投資者逐漸在私募股權投資市場占據一席之地,尤其是BAT等互聯網企業的加入,改變了私募股權投資市場的競爭格局。2018年清科私募股權投資50強機構中,騰訊、阿里資本、小米集團、百度、京東均榜上有名,戰略投資者在私募股權投資領域的地位越來越不容忽視。戰略投資者背靠產業資源優勢能夠充分發揮協同作用,因此獲得眾多優質創業企業的青睞。此外,戰略投資者投資財務化,廣泛布局新興行業、探索新領域也成為近年來我國戰投市場發展的新趨勢。2018年,騰訊投資在所有戰略投資者中摘得頭籌,共有近百起投資,投資金額約400億元,主要集中在互聯網、電信及增值業務、娛樂傳媒和IT領域。
PE市場退出情況相對穩定,但市場亟待建立多元化退出路徑
2018年, PE退出市場較2017年變化不大,根據清科研究中心私募通統計,2018年中國PE投資市場全年共發生1,441筆退出案例,同比去年下降20.2%,主要源于機構所投企業掛牌新三板數量的銳減。從退出方式上看,被投企業IPO[3]共585筆,占40.6%;并購退出共296筆,占20.5%,躍升至第二位;股權轉讓發生232筆,占16.1%,較去年占比略有提升。
2018年,585筆被投企業IPO退出中,有193筆發生在香港證券交易所,有125筆發生在美國納斯達克或紐約證券交易所,發生在我國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的IPO占比不到50%,有大量的企業上市及私募投資機構的退出需求無法在我國大陸的資本市場得到釋放。我國亟待建立多層次的資本市場,為中小型企業的上市及股權投資機構的退出提供多元化路徑。2018年11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進口博覽會上首次提出了“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12月,中央經濟會議再次強調了科創板的重要作用,推動上交所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盡快落地。清科研究中心認為,2019年有望成為科創板的元年,使更多中小企業、高成長企業實現國內直接融資,為我國私募股權投資市場退出提供新路徑。
上一篇:習近平:穩步試點注冊制,統籌推進發行、上市、信披、交易、退市等基礎制度改革
下一篇:投后管理助你實現彎道“超車”,《2018年中國VC/PE機構投后管理調查研究報告》重磅發布